
2025 年 9 月 24 日,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(CNIPA)与欧洲专利局(EPO)联合发布公报,宣布将允许中国申请人指定欧洲专利局为 PCT 国际检索单位(ISA)的试点合作项目延长至 2031 年 11 月 30 日。这一决策由两局局长于 9 月 22 日波尔图会谈中共同敲定,为中国创新主体进军欧洲市场提供长期稳定的知识产权服务支撑。
自 2020 年 12 月项目启动以来,已有超 770 家中国企业、高校及科研机构通过该渠道高效获取国际检索报告与书面意见,显著加快了在欧洲的专利保护进程。公报明确,项目将延续每年 3000 件申请的上限,并保留核心优势:中国公民及居民指定欧洲专利局为 ISA 后,可省去欧洲补充检索与翻译环节,根据 PCT 第二章提交国际初步审查请求的,进入欧洲阶段时还能享受 75% 的审查费减免,大幅降低时间与经济成本。申请文件需以英文提交。
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指出,试点项目因切实解决创新主体出海痛点广受好评,延期将进一步便利中国用户在欧洲布局知识产权。欧洲专利局局长安东尼奥・坎普诺斯则强调,项目是国际战略合作的典范,延期不仅彰显两局合作承诺,更将助力消除跨区域创新壁垒。
作为中欧知识产权合作的重要成果,该项目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导的专利检索及分析系统形成互补 —— 前者为 “走出去” 提供精准通道,后者以 105 个国家 / 地区的权威数据支撑前期布局,共同构建起 “境内基础支撑 + 境外便捷保护” 的全链条服务体系。
新闻来源:国家知识产权局